找到相关内容21992篇,用时1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念佛与十大愿王

    而偏说与自己相等。这种过分的慢心,所以叫“过慢”。   三、“慢过慢”:他人本来胜过自己,而翻过来说自己胜过他人!这比“过慢”更加过分,所以叫“慢过慢”。   四、“我慢”:这是七种慢的根本慢。内...以上六种行门的根本!甚么叫着菩提心呢?即是度一切众生悉皆成佛的心。设若离开菩提心而修前面所说的六种行门,则必被魔所摄持!如是则一切佛法悉皆变成魔法!不但不能利乐一切众生,连自己也沦落于三界之中了。若能...

    道源法师讲述

    |念佛|大愿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9/08390090330.html
  • 略谈十六种观想的修法

    照映着整个琉璃宝地,犹如有千亿个太阳共照在琉璃宝地上,我们凡夫的眼睛根本没法全看清楚,这是地下的庄严情况;   在地面上则是“以黄金绳,杂厕间错。”琉璃宝地是整体的,地面上一条一条黄金所成的道路,像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23144590483.html
  • 袁了凡佛学思想析论

    过有千端,惟心所造。吾心不动,过安从 生?”③若能一心为善,正念坚凝,邪念自然污染不上。其理犹如 太阳当空,魍魉自遁;红炉炙炭,雪点自消。   很显然,三种改过方法中,以“治心”一法最为根本、最为...

    任宜敏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8453990567.html
  • 唐代前期的敦煌艺术

    唐代前期的壁画,从内容到形式都起了根本性质的变化。总体而论,可分为五大类,一、佛像画,二、经变画,三、供养人画像,四、装饰图案,五、佛教史迹画。 佛像画 除了塑绘结合控制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8455390569.html
  • 普贤上师巴支仁波切的故事

    Snow Lion’s Turquoise Mane》   〖《加行指导?普贤上师言教集》,是竹庆寺巴格活佛──巴支吉美却吉旺波所著《法界精义》的加行指导。书中叙述包括共通外加行、不共内加行、修行根本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8455990572.html
  • 惟因老和尚禅七开示

    十月十八日开示   第七识,执着我,我乃是生死根本。想了脱生死,第一先要破我执,打香板警策,打七识,离文字,要亲证,真参实悟。有人错认识神为本来面目,古人说:“学道之人不识真,只为从前认识神,无量劫来...

    惟因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6431590728.html
  • 浙江寺观藏书考

      4、两宋时期   自隋唐以来,由于东南经济的逐渐开发,浙江逐渐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。经历五代吴越国的短暂繁荣之后,宋代的浙江,已成为“国家根本”9,尤其宋室南渡之后,浙江更成为全国的政治、经济...

    刘杭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6433490752.html
  • 悟真直指

    有一金丹。这个丹人人具足,个个圆成,处圣不增,处凡不减,乃仙佛之种子,圣贤之根本。但未经火煅炼则阳极必阴,圆极必亏,落于后天。知识开而私欲杂,气质发而天良昧,良知良能,俱变不良,无复纯白之体,故古圣人...根本,仙佛之种子,为金丹之正祖宗。所渭知其一,万事毕者即此。若不识真铅,是无祖宗,则修丹无本。一切休妻绝粮,烧炼草木金银,吞飨云霞日月,吐纳浊气,存想景象,万般作用,不是着空,便是执相,皆是枉施功力,与...

    张伯端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6544390911.html
  • 想知道自己命运的,不要错过--明华居士

    未发生之前,能够及时把债清还了,使它根本不会出现,那可多好啊?可惜每一个人,在遭到灾难之前,他们好端端的,也不会想到要「买」这种「保险」,为的是我们总是觉得,不幸绝不会那么凑巧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,不是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20333691030.html
  • 东亚与和合——儒释道的一种诠释

     在创造中超越,在创造中流行, 这是一切学术永葆生命智慧的不二法门。宗教文化之所以   能够不断穿越漫长的历史学隧道,不断化解不同时代人们的信仰危机和终极关怀、其根本原   因就在于它的理论学说、解释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15891517.html